相传,远在唐代时,井陉县庄子头村,实打实 —“石打石”打了一 口水井,留至而今。一 同留下来的,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:
那时,庄子头村连年荒旱,人畜饮水需要上坡下岭到十数里以外的绵河去挑。为了吃水,大伙儿决定在村中桥洞旁边打一口水井。当打到八九丈时,却被一层巨石挡住了,人们整整凿了一年,才凿下去两丈,但仍看不到一滴水,无奈放弃了。此后百余年间,庄子头的后人们不甘忍受干旱的折磨,又数次找到前人打井的地方继续往下打,又以数次失败而放弃。
一次大伙在井边议论再打这口井的时候,村里一位寡妇何王氏站出来说:“俺愿豁出全部家当,和大火一块儿把水打出来!”这时,刚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路过此处,接过话茬说:“对,有这股实打实的劲头,这口井就一定能打出水来!”众人看去,老者仙风道骨,鹤发童颜,超凡脱俗,令人信服,便谢过老人,你家一串我家八文地捐来钱款,推何王氏掌管,大伙出力,又打起这眼井来。
但如前所料,井底石头坚硬,进展极其艰难。大伙不得已,便以“斤石换斤米”(每凿下一斤石头,给付一斤小米)的高价,请来好石匠轮流下井凿挖。就这样又凿了四五年,还是不见一点水气。眼见大家的钱款用尽,各家无力再捐,有人开始退缩。随后退缩人数渐多,打井面临再次失败的局面。
为了打井,何王氏起初出钱购买打井工具,又拿出粮食让打井的人吃,钱粮用完后就卖了地又卖了房。乡亲们为她的大义所感动,都请她到自己家里吃住。当井打到十八丈深的时候,她的家当及大伙的钱款皆已耗尽,但井里仍看不见一点水气,众人纷纷退缩,打井之事难以为继。她被逼到绝境,一连几日彻夜难眠。
这天夜里,何王氏愁烦至极,伏案一梦,数年前那位白发老人到她面前说道:“实打实地打井,一定会打出水来!”她一机灵,原来是一梦。她想:我所有家当,都用于打井了,还不够实打实吗?我还有什么呢?但她忽然想起,自家打麦场上还有一个碌碡呢!第二天一早,她就和众人一道把那个碌碡滚到了井口边。
几位乡亲正围在井口前议论还打不打井,何王氏告诉乡亲:“那个白发老人在梦中说了,只要实打实,一定能打出水!我只有这个碌碡了,谁要拿去,就看着给我几个打井的工钱!”但大家为了打井,再也拿不出分文来了。何王氏急得跪在井边哭喊:“老天爷啊!俺们就真的打不出水吗?你睁睁眼吧!”
这时,那个白发老人又从不远处缓缓走来说:“不急不急,实打实的,一定打出水来。”说着,轻轻招手,只见那个碌碡应招而滚,旋转着腾空飞到半天影儿,又猛地落下,跌入井中。只听“扑通”一声,汹涌的泉水竟然喷出井口两丈有余,清澈的水花飞向四处,赢来乡亲们一片惊呼!等水头回落井里,大家抬头回望,白发老人早已不见踪影。
乡亲们欢呼雀跃,都说:“原来实打实,就是石打石啊!”